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2016小結

2016年對我來說,百感交集一年, 自懂事以來最軟弱一年. 一度迷失方向, 我一直覺得自己好堅強, 原來我並無想像中堅強...

2016尾半年我覺得自己變左好多.有時也覺得變到自己都覺有點陌生, 無論如何我還是我, 我相信2017會更好!



2016 挪亞投資組合 回報4%  對比同年恆指回報 0.39% 算是不過不失
今年因自己狀態不佳 放過脫歐時大平賣機會, 主要因為我要預留資金作未來置業之用,
未來我會繼續積極儲現金, 假如2017再有黑天鵝出現,我會少量買入作增加回報之用

挪亞投資組合本年度增加了三個成員 "互太", "港交所", "信和"(仍蟹中)


未來希望新地可以加入挪亞投資組合, 並且等一個靚價 將組合 25%持有港交所( 目標價位 (170,160,150)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淨租金回報
























最近聽了財叔的一個講座, 當晚既可以聽財叔分享同時又可以作慈善.
(講座內容非常之精彩,學到好多野)
財叔給我的感覺係一個好有智慧的人, 無論投資或做人處事, 同時又無私地將自己智慧分享, 只恨自己遲認識財叔, 當然最令我尊敬的是財叔對慈善上的貢獻,所以以家得閒我都會KEEP住做義工

財叔講過樓市無剛性需求,  究竟樓市點評貴定平, 依財叔理論, 樓價貴定平取決於租金同利率,

所以有淨租金回報理論,  淨租金回報原理好簡單:租金回報%減去按揭利率%

財叔講淨租金回報率愈大愈就好, 咁最低標準其實係幾多呢?
我嘗試財叔文章搵答案 但暫時未搵到

透過財叔文章,  淨租金回報最少要正數,  最好應該要有3% 因為預防大幅加息變負現金流
如果淨租金回報有5%就可以訓身入.(點解我09-11都唔了解下樓市係咩黎)

為左想了解多點香港整體樓市租金回報歷史及利率, 所以我整左上面圖表
數字大部來自差餉物業估價處 主要反映香港430尺以下單位(不過差餉物業估價處數值為平方米我轉化為尺價http://www.rvd.gov.hk/tc/property_market_statistics/index.html)

高息年代距離我真係有點遠, 上面圖表我睇到幾樣野
第1:加息原來可以好快2004年至2005
第2:現在租金跟唔上升樓價升幅,有點似97年(如果睇91-97,09-15), 不過以家低利率
第3: 其實1991-1999  有冇人真係買樓為做收租?
第4: 香港整體樓市淨租金回報達至3%就代表 極之吸引千載難逢機會(這只係用香港整體樓市,           買樓仲要根據別人恐懼時婪因素透過鋤價令投資回報上升)

最後暫時現階段樓市投資真係冇咩吸引價值, 但我都會繼續留意同睇下樓隨時作出準備
我知自己落後左好多人好多步,我希望自己係下一隻巴基之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cJQJKLhRU




2016年9月12日 星期一

2016-9-12 有點氣氛了

於上星期小弟將小量盈富基金轉做港交所@194.8 , 點知一轉就爆升, 又傳北水南下,險資來港等利好消息


我入港交所以下原因:
1.之前我一直諗自己隊波 大部分都係防守球員(內銀,盈富基金, 金利來)為主, 欠缺一個入到波的前鋒,所以將小量盈富基金轉做港交所

2.港交所估值預160-190區間,  $195我可以接受能力範圍, 再睇番曾氏通道過去10年低位最多接    近 75%悲觀線,

3. 港交所競爭優勢無可取代,   咁多年牛市  銀娛, 匯豐, 股王中國人壽也曾經係師奶愛股升市火     車頭但隨大環境經營因素改變令多少人失望,相反港交所盈利比較簡單,同埋最強係根本就係大市化身, 2800加強版, 恆指升388 一定升比較多因β 值高



執筆之時今日恆指跌左近800點 配合900幾億成交, 這是好的開始, 最近升時想調整下組合都無從入手.

我要求唔多如果388跌到195以下希望將少量金利來轉到港交所.

未來策略2萬5至2萬6 會減持倉位,  2萬點會投入待熊基金殺到1萬8千點



於上星期DREAM兄邀請我參加BLOG友飯局, 可能大家都係同路人, 大家一見如故, 當晚有幾位BLOG友已經踏入財務自由對我黎講係一種鼓舞, 人板就在眼前,我尼首挪亞小舟能否爭氣向著他們方向前進?  一班BLOG 友目標一樣, 一起向上的感覺真係很好, 食完飯後離場有點惺惺相惜感覺, 心情激動不己, 他們不是BLOG友還是戰友, 所以我決定重寫此BLOG,

投資有D似是修道一種, 修道方法各有不同, 目標只有一個成道, 踏進財務自由之道, 八仙過海, 過左海就係神仙!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兩個買樓的重大時機

笑到最後:
兩個買樓的重大時機

14,608
幾時係買樓時機,其實大家都知道,只係到咗要買樓嘅時候,冇咁嘅能力。因為香港樓市重重複複咗咁多個周期,最後都可以打番上嚟,好多人都知咩位抵買。舉個例子,以高明呢一輩嘅人,經歷過金融風暴同沙士,亦都見證過QE後樓市大牛市,再跌番落嗰啲水平,一睇就知,係抵買。
如果係高明父母一輩經歷過更多個樓市周期,其實,沙士後已知抵買,只係平還平,升就要啲誘因,當年都冇可能知道QE可以令樓市升到咁誇張,亦係呢個原因,唔少人喺2007年打後已經陸續沽樓。

公務員凍薪訊號

至於點解明知抵買都買唔到,最大原因係冇錢,失業率高,工都冇得做,有錢做首期,都未必有錢供。到時呢一刻會相當明顯,其中一個重大訊號就係公務員凍薪。
政府人工從來係有加冇減,好景時要提供優差引人入行,逆境時又要加薪提高士氣。今年就係典型例子,年頭所有分析都話今年會轉差,果然自由行消費力轉弱,零售、舖租都差,連帶住宅樓今年都步入跌浪,而股市今年都沉過底。
喺咁嘅情況下,今年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仲建議為公務員加薪3%至4.68%。公務員加薪係唔理普通差嘅經濟環境,只係有極端惡劣情況。
例如政府有財赤,加上個市好差,先會勉為其難凍薪平息民憤,想減都難。
而見到公務員凍薪嗰一刻買樓,只要香港唔墮落成為中國其中一個城市,肯坐贏面係99%,最後1%只係冇誘因觸發升浪。

另一原因亦都係嚟自政府,就係減辣。政府決策一定慢過常識需要,例如,辣招係控制需求,當樓市轉勢,跌落去冇人接貨,下滑速度會過急,應該喺轉勢前減辣,唔少人,包括高明,喺舊年中樓市轉勢前已叫政府減辣,等樓市有秩序下降。
但政府唔會咁做,一定要確認跌到滿目瘡痍先會減辣。咁做嘅好處係:政府減辣就係一盞明燈,如果減咗BSD買家印花稅,即係想引返啲中國人入嚟買。
如果減DSD雙倍印花稅同埋SSD額外印花稅,即係中國都冇晒購買力,想引返本地人入市;如果推首次置業貸款,即係連本地人未來收入都預先揸乾。
樓市同股市唔同,股市見底要事後先知,樓市低迷有太多特徵,至少抵買時政府會話你知,但到咗嗰時,大部份人都買唔起。所以唯一逆周期措施就係經濟差時繼續有足夠收入,確保樓市見底,睇得見,同時都買得到。

高明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YC及財叔

【精明理財】6招達財務自由 50歲不為錢打工

iMoney
10月24日週五上午9:59
學者周永新早前發表退休保障發展研究,建議推行「全民老年金」,向全港65歲或以上人士每月發放3,000元。方案一出,社會上正反意見各半,一時三刻也達不到社會共識,「全民老年金」面世恐怕尚要十年八載。人人都想晚年生活無憂,今期「精明理財」兩位受訪者,年屆不惑便不再全職工作,達致「財務自由」的境界。
屋邨仔出身、47歲的龍凱祺,廿歲出頭便捱出第一間屋,理財哲學是壓縮消費,慳出投資機會,現時手握20個物業。56歲的前衛生督察張奕全9年前提早退休,用心經營收租物業,獲得穩定現金流,逍遙自在。
且看兩人的財務自由6招,50歲不為錢打工。
財叔:退休做包租公 買債保現金流 現年47歲,網名「財叔」的龍凱祺,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屋邨仔,自小不是讀書材料,16歲會考未放榜已投身職場。去年9月他辭去藥廠銷售經理月薪約2萬元的工作,因為憑手執約20個住宅、工廈、商舖單位收租,每月淨收入約15萬元,一家四口家住北角寶馬山豪宅。
財叔口若懸河地說起跌跌碰碰走出來的財務自由之路:小時候家住華富邨,最大的夢想是買樓。1991年、23歲的他死慳死抵,以一成首期買入馬鞍山錦英苑,隻身從華富邨搬到馬鞍山。「當時做推銷員每月只有4,000元人工,但樓按月供3,000元、12厘息。為了供樓,每晚的食糧就是公仔麵,沒有任何娛樂,後來更日間返正職,晚上兼職做速遞員,周六周日做小販。不要想為甚麼不夠錢使,而是去想怎樣使才夠。若果一直怨好辛苦,只會永遠怨不夠錢,要想一想如何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淨租金回報5厘方可觀
捱到第一個單位,1997年財叔結婚,買入大埔中心,短短數月樓市大升,他憑摸貨賺到30萬元,心雄下再在灣仔入市自住單位,卻遇上金融風暴,成了負資產,繼續「樓奴」生涯。4年後終於等到機會,2001年他見灣仔區唐樓僅售70多萬元,每月收租5,000多元。但因唐樓要「Full pay」,便游說家人朋友夾錢買入收租,成功開展財務自由之路。 財叔說,做包租公最重要識計淨租金回報,若租金回報率大於供樓按息達3厘,該單位便值得購入放租,淨租金回報有5厘更可瞓身投資

「當時按息2.25厘,但租金回報有10厘,我不用拎錢出來也可以賺7.75厘。即使當時樓市繼續每年跌10%,跌至不值錢也好,我依然可以收租。收夠10年租,樓價便賺回來了。」
2003年沙氏後,香港樓市從谷底回升,財叔見手上灣仔唐樓租盤升值,便賣出「一拆二」。「例如賣了一個300萬元單位,便買兩個200萬元單位收租,資產便變了400萬元。」 他憑這招買入多個住宅,2004年最高峰試過一年內買賣過30個單位,直至政府2010年首次推出額外印花稅(SSD),便改買工廈單位收租。
現時他持有約20個物業,包括住宅、工廈、車位、商場舖,每月總租金收入約30萬元,減去供款開支約15萬元,每月淨現金約15萬元。去年便放棄藥廠全職工作,以便有更多時間打理物業的租賃事宜。雖然美國即將加息,但他指自己貸款比率約佔兩成,預計加息對供樓影響不大。
穩現金流轉投內房債
財叔近年發現有其他工具如債券基金,都可以製造穩定現金流。例如一些美國高息債券基金(US High Yield Bond)可利用槓桿買入,收息8厘。「但近年多了不少人買這些基金,基金資產膨脹,基金經理買不了這麼多高回報的債券,只買到6厘回報的資產,但它要給你8厘,開始有風險,派息會一直下降。」
他近期又改買一些內地房地產發行債券,如恒大地產(03333)、花樣年(01777)等企業債有10多厘息。不怕內房企風險大?財叔說,若該公司同時發行了長年期及短年期的債券,應選擇年期較短的,因為長年期債券的違約風險較大。不過,他承認自己主要的現金流還是靠物業收租。
YC:善用肥雞餐 退而不憂 退休衛生督察張奕全(YC)今年56歲,2005年「食肥雞餐」提早退休,現時在中港兩地持有11個物業,足夠支持他和太太的生活之餘,更將大部分租金收入作慈善捐獻。
加按買樓要預留資金
大半生都打政府工的YC,20多歲便加入衛生署,工作數年、未足30歲便買入第一層樓,「在西環高街,還記得租出給兩公婆。當時覺得很正,付了首期便有人幫我供樓,於是儲到錢便買樓。」他認同年輕人應先控制消費,開源節流,「先苦後甜,要有第一筆資金做投資,但現在實在好多人做不到。」 2003年沙氏後,政府為應對財政赤字,推出公務員自願離職計劃(俗稱「肥雞餐」)。2005年,46歲的YC參加「肥雞餐」時,已擁有4個住宅物業,其中一個是深圳自住單位。
YC見樓市正由沙氏時的低位回升,便將肥雞餐約250萬元的補償金,再加按手上住宅單位,買入多間細價樓,遍及中上環、淘大花園、南丫島,以租金養樓。此後數年,YC食正樓價上升,便靠加按物業,套現首期多買一間,他稱之為「整餅」。 當時YC在網上博客分享自己加按買樓的經驗,很多網友均說他太進取,但YC認為自己不是靠摸貨賺錢,而是先上會(造按揭)再出租,樓價上升便加按出首期再買另一層,風險不是想像中大。
不過他提醒,加按前亦會預留足夠金額,即使銀行按揭不批核,也足夠買樓。 趁內地樓價便宜入市 2010年YC高峰期手持多達12個物業,「當時已經差不多到了盡頭,因為租金的收入,差不多等於按揭金額的五成,當時有5個單位仍在供款,不能再跟銀行借錢。退休後我有一半時間都在深圳居住,當時見內地樓價仍便宜,寫字樓租金收入普遍有6、7厘,便將香港仍在供款的單位出售套現,轉移資金到成都買入甲級寫字樓。除了6、7厘租金回報,當時人民幣升值,相信資產可一直水漲船高。」
YC在2010及2011年陸續出售部分香港物業,他承認現在回頭看,是「放得太早」,「我由中原指數(CCL)40多點開始買樓,到差不多80點放,賺了一倍也覺得差不多了。而且我傾向穩陣,不相信金融海嘯很快能平息。」結果樓價在海嘯後很快回升,YC也始料未及,但他亦已知足,「我目的是達到財務自由,多一層少一層也沒分別。」
3層港樓月收租3萬元
現時,他手持的4個香港、1個深圳的住宅單位都已供滿,港深各1個單位用作自住,另3個香港住宅每月總收租約3萬元,足夠應付YC及太太的生活開支。 另外YC還有退休長俸,閒時也兼職工作,以免跟社會脫節。他退休生活稱心,會在慈善團體做義工,發展興趣,參加攝影沙龍。「現在每日日程表都滿的,但以前返工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現在每日可做自己喜歡的。」他另有全資買入的6個成都商廈單位,一年租金收入達75萬元人民幣,大部分用於慈善捐獻,如捐助內地山區學童。 YC認為做包租公需有做生意的心態打理租盤,跟租客建立長期關係。他表示,自己的租金一般較市價低一成,肯花錢做維修保養,租客都願意長租。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師奶仔肥媽 投資磚頭方程式


「我只是一個女人仔,買『磚頭』最穩陣。」Maria Cordero肥媽)經常四出登台,能夠掌握不同城市的經濟,現於中、港兩地,馬來西亞及英國均擁有住宅物業,近年更開始留意商舖。肥媽每次買樓前都會計算清楚,確保租金能夠抵銷供樓開支及管理費,讓租客替她供樓。
「我們這些師奶仔,並不是很有錢,當然用刀仔去鋸大樹。」肥媽最近看中內地中山一個樓盤,斥資50萬元人民幣購買一個面積約1,000平方呎的單位。
「深圳樓價已經很高,我也後悔當年無投資,相對來說,中山樓價仍具一定升值潛力。我所買的樓不是間間自住,所以入市前會先考慮租值,中山市可以吸納香港、澳門、橫琴、深圳及廣州五個城市的租客。」

細屋換大屋

肥媽經常前往內地登台,熟悉不同城市的發展情況;加上丈夫喜歡到中山打高爾夫球,而他本身是工程師,經過深入了解後,發現原來當地基建完善,增加不少入市信心,夫婦倆更看好中山的前景,決定置業。
肥媽於上世紀80年代擔任酒廊歌手期間,儲到一筆錢,便以一成首期,買入價值24.8萬元的大圍金獅花園一個單位。
「然後細樓換大樓,一變二、二變四……我睇長線,第一層樓升值,再向銀行借錢買第二層,這樣便不用付首期,只要每月供款,當兩層樓都升,那我可以套現去買另外兩層,一步一步慢慢來。」
肥媽坦言,她每次買樓都會計清楚條數,確保租金足夠支付每月供款及管理費,讓租客幫她供樓,「有些價值2,000萬元的豪宅,月租才30,000元,根本不夠供樓,每個月補幾萬元給人住,我才不會考慮。」
雖然自命「師奶仔」,肥媽絕不會盲目投資,由於她經常四出登台,所到之處的經濟環境都會留意,遇有合適機會便會置業。
除香港及廣州皆有自住物業外,肥媽現時於馬來西亞及英國亦持有物業,前者給家人渡假;後者供兒孫居住。
「中央推動『一帶一路』,將來雲南去吉隆坡只需八小時,當『自由行』開放後,必能帶動當地經濟。
「近期馬來西亞幣(令吉)幅貶值三成,長遠必定回升。我買入的物業,租金足夠應付供款及管理費,到時樓價與匯率俱升,我便進賬不少。」

看好科技及能源股

肥媽最彪炳的戰績是,當年買入一個香港住宅單位,持貨近七年,升值近六倍;另一個是澳門住宅單位,持貨三年,亦大賺三倍。
除了住宅外,肥媽也投資商舖。由於工作關係,她不時需要租用錄音室及錄影室,為此她決定自置物業,在火炭買入工廈單位。近年肥媽亦開始留意內地商舖,並在廣東陽江購入一個位於美食坊內的商舖。
「陽江一帶有很多遊客,而且該處有溫泉,吸引不少人到來吃海鮮。我投資商舖絕不選擇時裝舖,因為很多人都上網買,但飲食就沒有可能上網光顧,而且中國人尤其喜歡飲食。」
近期香港樓市不穩,肥媽暫時按兵不動,看清形勢再部署,「不單止是看樓價,同時還要了解經濟因素,例如旅客是否持續減少,港人賺錢是否較難;即使樓價下跌,但金額仍然相對大,所以要視乎租金回報是否理想,同時亦一定要留意息口走勢。」
肥媽表示,物業佔其投資最大比重,其次是股票,不過,她會嚴選從事實業的公司,並先了解公司背景。
「我投資很穩陣,做足功課,因為不是買一件玩具。街市阿婆阿嬸話買甚麼,千萬不要買,若真的賺到錢,她自己為何不買、叫你買?我信自己。」
肥媽很滿意自己於逾100元時沽出滙豐控股00005),此後再沒有入貨。現時她看好科技及能源股,因為未來需求只會愈來愈大。
「不同國家都在研發新能源,看看不同公司與哪個國家合作,了解其生意。另外,現時很多人都喜歡網購,而且網絡能突破地域限制,發展潛力極大。」
年輕時為口奔馳,沒有時間陪伴子女成長;加上身體情況較以往差,肥媽計劃數年後退休,預留較多時間陪伴孫兒,她計劃屆時買入更多內銀股,包括中國銀行(03988)、建設銀行(00939)及工商銀行(01398),因為息率達6、7厘,好讓她坐定定收息。
肥媽膝蓋疼痛多時,但不想做手術,打算接受幹細胞治療,稍後還需要往澳洲抽取幹細胞,然後將之注射進膝蓋,令軟骨組織自行修復。由於健康護理需求增加,肥媽近期入股創健醫療。
「我有六個子女、13個孫,還有親家,單是全家人看醫生治感冒都是一筆錢;而我年紀不小,經常要看醫生,既然如此,何必幫襯別人?」肥媽笑笑地說。

暫不打算開食肆

肥媽廚藝了得,烹飪節目長做長有,新一輯電視節目《暖DD.食平D》剛在無綫開始播映。
《食平D》系列電視節目,所有材料及菜式均由肥媽一手包辦,「我很快手,不用理人,一隻雞就係一隻雞;一條魚就係一條魚,絕不會因時間關係,預先弄好另一隻雞或另一條魚。」
此外,肥媽先後推出十多本烹飪書,每本均有利潤,但她暫時不打算開設食肆。
「很多人想投資給我開食肆,但我全部拒絕,因為我對食物水準有一定要求,希望能夠親自監督,不想只是掛名,但我經常四出工作,根本無時間打理,當我減少幕前演出才會考慮。」肥媽說。

文:梁彩鳳
相:Maria Cordero肥媽80年代買入人生第一層樓,現時於多個地方持有物業。(林浩賢攝)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很久很久無更新

自YAHOO BLOG摺埋就無更新過,今年組合也很大轉變, 前幾日我將組合20% 轉到盈富基金,


現階段80%內銀,20%盈富基金,未來會慢慢轉換,將組合變了全部盈富基金..............


一個投資人組合內20隻股票又如何,不一定隻隻賺錢,總有可能有一,二隻不是好馬,即使有數隻優質馬但你夠膽全部資金投資在一隻馬身上嗎?

我不需要跨越最高最大的欄, 我只要選擇避開便可,我只追求每年14%複息增長(未計股息回報),已經好過好多投資人.    股神百年歸老也提示自己親人將會將剩下的投入指數基金,這已經是最強最好的一招,相信未來無人可能超越股神.


待熊基金共10萬
今日第一注
第二注當HSI股息率為4.5% =20178
第三注當HSI股息率為5%=18160








巴菲特有个戒律,从不推荐任何股票和任何基金。

  但一种基金例外,那就是指数基金。

  巴菲特多次公开向投资者推荐投资指数基金。

  到底巴菲特曾经多少次推荐指数基金?

  从1993年到2008年,这16年间,巴菲特竟然8次推荐指数基金。

  巴菲特为什么如此极力推荐基金?

  巴菲特的理由是什么?

  巴菲特第1次推荐指数基金:1993年

  如果投资人对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一无所知,但对美国整体经济前景很有信心,愿意长期投资,这种情况下这类投资人应该进行广泛的分散投资。这类投资人应该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业的公司股份,并且分期分批购买。例如,通过透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当“愚笨”的金钱了解到自己的缺陷之后,就再也不愚笨了。 

  巴菲特第2次推荐指数基金:1996年

  对于各位的个人投资,我可以提供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在扣除管理费和其它费用之后,所获得的净投资收益率,肯定能够超过绝大多数投资专家。  

  巴菲特第3次推荐指数基金:1999年

  约翰•C。鲍格尔是指数基金的创造者和布道者,他创立的先锋基金公司首次开发出指数基金产品,并通过指数基金成为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约翰•C。鲍格尔在他1999年出版的《共同基金必胜法则》一书中强烈推荐投资指数基金:要想获得最大可能的市场收益率,就必须降低买入和持有基金的成本。而基民要做的,就是购买运行成本低、没有或很少有佣金的基金,尤其是低成本的指数基金,然后持有尽可能长的一段时间。

  巴菲特一直向普通投资者推荐购买指数基金,并且推荐鲍格尔创立的先锋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数基金。巴菲特对鲍格尔的《共同基金必胜法则》一书评价很高:

  “令人信服,非常中肯而切中时弊,这是每个投资者必读的书籍。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鲍格尔为美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巴菲特第4次推荐指数基金:2003年

  那些收费非常低廉的指数基金(比如先锋基金公司旗下的指数基金)在产品设计上是非常适合投资者的,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想要投资股票的人来说,收购很低的指数基金是最理想的选择。
巴菲特第5次推荐指数基金:2004年

  过去35年来,美国企业创造出非常优异的业绩,按理说股票投资者也应该相应取得优异的投资收益,只要大家以分散且低成本的方式投资所有美国企业即可分享其优异业绩。通过投资指数基金本来就可以让他们轻松分享美国企业创造的优异业绩。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很少投资指数基金,结果股票他们的投资业绩大多只是平平而已甚至亏得惨不忍睹。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交易成本太高,投资者买入卖出过于频繁,或者在投资管理上费用支出过大;第二,进行投资组合管理决策是根据小道消息和市场潮流,而不是根据深思熟虑并且量化分析的公司评估;第三,盲目跟随市场追涨杀跌,在错误的时间进入或退出股市,比如在已经上涨相当长时间后进入股市,或是在盘整或下跌相当长时间后退出股市。投资人必须谨记,过于兴奋与过高成本是他们的敌人。而如果投资者一定要把握进出股市的时机,我的忠告是,当别人贪婪时恐惧,当别人恐惧时贪婪。 

  巴菲特第6次推荐指数基金:2007年

  2007 5月7日,“股神”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之后接受CNBC电视采访时表示: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他们投资股市的最佳选择。

  “我个人认为,个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就是买入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在一段时间里保持持续定期买入。因为这样你将会买入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品种,事实上你买入一只指数基金就相当于同时买入了美国所有的行业。”

  他说:“如果你坚持长期持续定期买入指数基金,你可能不会买在最低点,但你同样也不会买在最高点。”

  相对于那些由基金经理进行积极选股构建投资组合的共同基金,指数基金的投资范围广泛得多,通过追踪市场基准(如标准普尔500指数),能够实现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一般而言,指数型基金的综合成本也低于积极管理型的各类基金产品。

  巴菲特说:“我个人认为,如果基金投资者的投资每年要被管理费等吃掉2%,那么你的投资收益率要赶上或者超过指数型基金将会十分困难。中小投资者安静地坐下来,通过持有指数基金轻松进行投资,时间过的越久,自然财富积累的越来越多。”

  巴菲特还对传统的指数型基金和新出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之间的争论发表了评论。ETFs实际上是一篮子证券,可以像一只普通股票那样在交易所交易,在一个交易日内可以随时买卖。ETF也追踪指数,但与指数基金不同的是,可以全天交易,价格随交易不断变化。而共同基金一般是在收盘之后确定买卖价格,一天只有一个价格。

  巴菲特说:“我并不反对ETF,但我确实认为,要战胜只收取几个基点(万分之一)管理费的指数基金是很困难的。买入指数型基金之后,你完全可以将其放在一边置之不理,下周或下个月也不会有人催促你进行买进卖出,股票经纪人也不会来忽悠你买进卖出。”

  大量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在把握股市波动时机方面的历史纪录很差,因为他们通常过于热衷于跟踪股价最新表现,结果反而让他们在错误的时机买卖,经常是高买低卖。

  巴菲特极力推荐的先锋指数基金500是美国基金公司巨头先锋基金公司的产品,其创始人是著名投资大师约翰·博格(John Bogle)一直向个人投资者推荐指数基金,他认为,指数基金成本相对更低,纳税比例相对较低,也确保了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约翰·博格坚持认为,ETFs产品便于交易,而指数型基金更适合中小个人投资者。

  博格尔今年2月9日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对通过ETF全天交易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需求提出了质疑。他说:“如果指数基金的传统投资模式是长期投资,那么买进卖出ETF就只能说是短线投机了。”他还批评了ETF阻碍市场细分的趋势。他警告说,如果投资者频繁交易ETF,手续费和税费将使投资者的费用支出总额大幅飙升。

  不过,博格也表示,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ETF而不是频繁交易,其投资收益率一般可以与指数基金持平。“从这个角度而言,ETF将是传统指数基金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ETF的税收优势和低费率经常被过于夸大,华尔街日报的一份报告指出,ETF的投资业绩经常落后于先锋基金公司和富达基金公司推出的类似指数基金。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07年3月31日,美国上市交易的ETFs总额达444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

  巴菲特第7次推荐指数基金:2008年5月

  2008年5月3日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Tim Ferriss提问:“巴菲特先生,芒格先生,如何你是只有30来岁,没有什么其它经济依靠,只能靠一份全日制的工作来谋生,因此根本无法每天进行投资,假设你已经有些储蓄足够你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攒的第一个一百万将会如何投资?麻烦你告诉我们具体投资的资产种类和配置比例。”

  巴菲特哈哈一笑回答:“我会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把你所有的钱都投资到像先锋500指数基金那样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芒格先生补充到:“那些专业投资者从这个系统中获得类似于赌场庄家似的暴利。他们根本不会给你买入指数基金的建议,因为这样做他们根本赚不到钱。专业投资者投资成功的秘诀是不要分散投资,但如果你是一个对投资一无所知的业余投资者,那么投资成功的秘诀是分散投资。”

  巴菲特第8次推荐指数基金:2008年6月

  美国财富杂志6月9日报道,巴菲特个人和管理350亿美元资金主要投资于对冲基金的普罗蒂杰公司(Protégé)立下一个“十年之赌”。巴菲特断言一支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未来十年内的收益将会“跑赢”普罗蒂杰公司精心选择的5只对冲基金。

  双方赌期为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计算收益时必须考虑所有费用和交易成本。巴菲特下注大约32万美元,这笔资金已投资到零息国债上,预计赌约到期时将增值到100万美元,赌胜一方届时将把赢得的这一百万美元捐赠给自己选择的慈善事业。

  巴菲特一向认为对冲基金收费过高,减少了投资者收益。他把对冲基金经理称作“2和20%那群人”,因为他们每年向投资者收取本金的2%作为管理费并收取盈利的20%作为分成。巴菲特说: “对冲基金整体表现相当不错,但基金收取的费用拿走很大一部分回报。不管对冲基金经理做得好还是坏,人们都得向他们交纳很多费用。”一家网站援引巴菲特的话说:“从长期平均值来看,投资者购买成本较低的指数基金肯定比购买‘基金的基金’获得更多。”

  普罗蒂杰公司CEO赛德斯说,打赌意在使“投资领域积极管理和消极管理的优劣之争”告一段落。